今天歷史悠久的中正紀念館在政治鬥爭下被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,因為下午兩點有陳水扁主持的紀念儀式,而對立的部分台灣群眾喜歡利用此等製造對立的活動生事,台北市上千警力老早就包圍了四周,並且命以人場阻擋藍綠混色.台灣是個民風純樸的社會 政治狂熱容易發酵. 因為好奇心,我在雨濛濛下午帶著照相機走道大中至正的牌匾下看熱鬧.只見有齒逢滲有血狀檳榔殘渣的支持者 也有帶著小孩 搖著旗的奧吉桑 在籃營的一輪衝突後,一個穿著可愛的胖妹妹問旁邊的女士 : " 今天有打到人嗎?" 女士說: "沒有ㄝ, 還沒打到人就被警察拉走了'' 女孩說: "幹麼這麼遜'' 不遠處 警察拿起攝影機紀錄示威者 可能將來用來當證據吧 忽見 一個穿著台灣國T shirt 皮膚 雪白的男子 一句 : "拍甚麼?" 拳頭落在攝影機的 兩公分外 但是恍惚故意的就在那兩公分外停的手 場中有人拿著傘 有人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 恍惚人人都有自己的攻擊武器 比較休閒的是記者,他們手拿麥克風,朗讀著自己所見所聞,透過微波傳送全國. 台獨支持者以作勢拉導中正紀念館四周圍牆為打倒蔣中正的象徵, 為數十幾人拉著大麻繩,使力地爭取曝光,看著他們的有台北市的特種部隊,名為闢靂小組,因為舉牌不夠三次所以不能行動, 後來當然沒有行動,因為看到警察快要舉牌第三次的時候,有兩名穿著紅衣服的工作人員上前呼叫拉繩隊伍停止. 我在廣場晃來晃去,看見有綠色立法委員差點被雨傘攻擊,也有用拳頭的,使敵人重擊在地,然後悠悠然被警察帶走. 當我在拍攝一些示威人士的時候,有他的同伴反拍著我,而且目露兇光. 我不要拍,也不要看了,種種畫面實在令人目瞪口呆,看完之後好像做完一場激烈運動,同時驚嘆台灣示威多麼的有組織,也多麼的狠.
星期六, 5月 19, 2007
中正紀念堂
今天歷史悠久的中正紀念館在政治鬥爭下被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,因為下午兩點有陳水扁主持的紀念儀式,而對立的部分台灣群眾喜歡利用此等製造對立的活動生事,台北市上千警力老早就包圍了四周,並且命以人場阻擋藍綠混色.台灣是個民風純樸的社會 政治狂熱容易發酵. 因為好奇心,我在雨濛濛下午帶著照相機走道大中至正的牌匾下看熱鬧.只見有齒逢滲有血狀檳榔殘渣的支持者 也有帶著小孩 搖著旗的奧吉桑 在籃營的一輪衝突後,一個穿著可愛的胖妹妹問旁邊的女士 : " 今天有打到人嗎?" 女士說: "沒有ㄝ, 還沒打到人就被警察拉走了'' 女孩說: "幹麼這麼遜'' 不遠處 警察拿起攝影機紀錄示威者 可能將來用來當證據吧 忽見 一個穿著台灣國T shirt 皮膚 雪白的男子 一句 : "拍甚麼?" 拳頭落在攝影機的 兩公分外 但是恍惚故意的就在那兩公分外停的手 場中有人拿著傘 有人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 恍惚人人都有自己的攻擊武器 比較休閒的是記者,他們手拿麥克風,朗讀著自己所見所聞,透過微波傳送全國. 台獨支持者以作勢拉導中正紀念館四周圍牆為打倒蔣中正的象徵, 為數十幾人拉著大麻繩,使力地爭取曝光,看著他們的有台北市的特種部隊,名為闢靂小組,因為舉牌不夠三次所以不能行動, 後來當然沒有行動,因為看到警察快要舉牌第三次的時候,有兩名穿著紅衣服的工作人員上前呼叫拉繩隊伍停止. 我在廣場晃來晃去,看見有綠色立法委員差點被雨傘攻擊,也有用拳頭的,使敵人重擊在地,然後悠悠然被警察帶走. 當我在拍攝一些示威人士的時候,有他的同伴反拍著我,而且目露兇光. 我不要拍,也不要看了,種種畫面實在令人目瞪口呆,看完之後好像做完一場激烈運動,同時驚嘆台灣示威多麼的有組織,也多麼的狠.
訂閱:
文章 (Atom)